“孩子视力不好,不仅影响学习效果,影响孩子们的职业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全国人大代表、湖北荆州市实验中学教师徐华铮对此深感担忧,基于此,徐华铮带来了一份关于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议案。
“小眼镜”变“大关切”,可青少年的“恶视力”问题迫在眉睫:一些孩子玩手机游戏成瘾,闲暇时间离不开手机;一些校园为开展多样化信息建设,结果与电脑显示屏等脱不开干系;一些老师布置的“题海战术”也依赖平板电脑等工具完成......孩子视力不好,不仅影响学习效果,影响孩子们的职业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最近,关于保护学生“小眼镜”问题,再次引发社会讨论。
正如提案所言,如果孩子的视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未来学习相关专业、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一旦事态发展下去,甚至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去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分别达36.5%和65.3%,其中八年级学生重度不良比例超过30%。当所有人都以关爱之心关注孩子的眼睛,呵护孩子的成长,才能把教育做的更有温度。
一张老照片最令人感动的是什么?就是那些照片上你找不到一个眼镜。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研究制订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的关键在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学生的用眼负担。
除了国家层面要下真功夫,治理不断攀升的近视率关键是要解决“度”的问题。这就涉及学校、家长和部分商家的态度。对老师而言,不能因为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电子产品而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对家长而言,要努力帮助孩子培养开放的眼光,引导孩子善用电子产品;对于部分电子产品开发商而言,要从技术手段多下功夫,争取早日研发真正有利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心产品。对此,我们就能形成合力,把保护孩子的眼镜成为全民行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