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宅在家,除了上网课外,还会忍不住玩手机、平板电脑,就连看电视的时间也比平时增加不少,如何有效预防孩子近视成为许多家长的头等大事。防蓝光眼镜成为家长的“新宠”,防蓝光眼镜真的能保护眼睛吗?宅在家中的孩子应该怎么正确护眼?
什么是蓝光
停课不停学,眼下,中小学生大多宅在家里上网课,几乎没有了户外活动,不可避免地延长了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使用时间,为此,不少家长为孩子配备了防蓝光眼镜。“求个心理安慰吧,戴总比不戴强。”
蓝光是什么?自然界的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波长是600纳米—700纳米的光,人们看到的是红色的光;波长是500纳米—600纳米的光,人们看到的是黄色的光;波长是400纳米—500纳米的光,人们看到的就是蓝色的光,即蓝光。
蓝光是自然可见光中的一部分,日光、电子屏幕等都会发出蓝光。自然界中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绿光、红光混合之后呈现出白光,但绿光和红光能量小,对眼睛的刺激也小,蓝光能量高,能直接穿过眼球直达视网膜内的黄斑区,危害眼睛。蓝光普遍存在于自然光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会造成伤害。一般而言,人的眼睛需要正常光线的刺激。450—500纳米范围内的长波蓝光属于有益的蓝光,对人体有益。而450纳米以下的短波蓝光则不同,它会对视网膜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
有实验表明,蓝光峰值光谱在400—440纳米区间内,照度在500lx(勒克斯,是照度的单位)以内,如果人眼持续直射2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甚至凋亡。蓝光峰值光谱在460—500纳米区间内,照度超过1500lx以上,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才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专家表示:这个剂量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达到,电子产品更不可能达到。蓝光对于眼睛的影响需要结合照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来考虑,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控制时间和采用间歇使用的方式。
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戴防蓝光眼镜
戴防蓝光眼镜能减少蓝光对视力的影响吗?专家表示,防蓝光眼镜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少短波长的光线,包括蓝光对于人视网膜细胞的损伤,主要用于老年性的黄斑变性。对孩子来说,蓝光眼镜是否能减少孩子近视的产生,目前尚未定论。儿童时期视觉正处于发育阶段,要通过彩光来刺激视觉发育,此时戴防蓝光眼镜,不利于视觉发育。不建议人为对其自然光环境进行干扰,如果刻意隔绝,可能会导致其屈光发育平衡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市面上的蓝光眼镜质量难以保证,有些防蓝光镜片质量不合格,阻挡了大量的可见光,导致入眼光线偏弱,加重视疲劳。此外,由于防蓝光片本身的底色是浅黄色,6岁以前是幼儿的视力发育阶段,最好不要戴防蓝光眼镜,并且,框架眼镜由于镜框的原因,视野有限,对幼儿的视野发育、眼球灵活度方面的发育,有一定影响,长期戴可能得不偿失。
让孩子在家“目”浴阳光
儿童和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作业及过度用眼,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导致屈光系统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形成近视。而户外环境视野开阔,通过视远可调节睫状肌紧张状态,随着视线的不断移动及眼睛视近、视远的变化,眼部晶状体、睫状肌以及周围韧带和肌肉等随之收缩和舒张,可显著缓解眼部疲劳。同时,户外光照强度远远高于室内,在高照度环境刺激下会引起瞳孔缩小、景深增加,进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正常视力水平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疫情期间不能户外活动,但可以让孩子在家“目”浴阳光。现有研究表明,户外时间少、近距离用眼时间长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户外时间多,近距离用眼时间短孩子的2.3倍。在光照的刺激下,视网膜能够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抑制眼轴长度的增加,从而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视网膜上多巴胺的大量释放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因此,在阳台这样的能照射到太阳的地方也不失为护眼“宝地”。专家建议,可以在早晨、中午、下午的不同时间段,在阳台、窗台、家中花园等处不出门晒太阳。在开窗通风防病的同时,尽情地让孩子们“目”浴阳光,看看远处,每天尽量保证累计2小时,可有效预防近视发生。
上网课的“正确姿势”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除正常的网课外,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培养一两个室内活动爱好,如尝试进行亲子游戏,家庭版远距离套圈游戏、利用餐桌打乒乓球等,都是很好的护眼方式。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遵循“20-20-20”口诀:阅读、书写、看电子产品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起身活动放松一下达到放松睫状肌的目的。
合理选择电子产品,优化显示设置。参加远程课堂以电视、电脑等刷新频率高的产品为宜,如需要完成交互式问答或作业则选择电脑显示配合鼠标,虽然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性及价格优势成为家用数码产品的主流,但从减轻儿童用眼负担方面考虑不作为首选显示方式。各类电子产品在显示设置方面要调高刷新频率,显示模式以高清为准(视频的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p;视频的纵横比为16:9);如夜间使用则调整亮度低于50%,并配备旁光源辅助照明。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观看视频、使用电子产品期间会出现一些特别的表现,例如频繁眨眼、眯眼、揉眼睛或者歪头等情况,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建议暂停使用电子产品或者减小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嘱咐儿童远眺或闭目休息5-10分钟后再改换学习方式,例如听音频资料。也可以完成眼保健操再继续用眼。
合理用眼,减少视疲劳及近视发生发展。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保证良好的读写环境和习惯,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以及光线昏暗或强光直射的环境下看书、写字。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读写姿势:胸口离桌一拳,书本离眼睛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要休息,建议大家阅读时注意劳逸结合,每30—40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10分钟。休息模式可以多样化,远眺(看6米外事物)、洗净双手做眼保健操、室内运动、做家务等都可以。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重要保障。因为眼睛在睡眠状态下,肌肉放松最充分,最易消除疲劳。夜间是身体和眼睛休息放松的宝贵时间,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等重要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身体和眼睛的健康生长发育。小学生要睡足10小时,中学生要睡足9小时,大学生要睡足8小时。
此外,均衡营养搭配。青少年日常饮食应注重合理搭配。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牛奶、猪肝、鸡肉、蛋黄等。维生素A是构成眼睛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有保护眼睛和其他上皮组织,间接抵抗感染的功能。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也对眼睛有益,如瘦肉、鱼、乳、蛋类和大豆制品等。
本报记者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