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容易取现难,说的就是存钱的时候很容易,但取现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取不出来,比如存款人的原因,或者银行系统的原因。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会觉得不舒服。
今天看到了一位老人取款难的视频,说的是山西一位九旬老太跑了邮政三次,却因为身份证问题,一直没有能把自己3年前存的3万块钱取出来自己存进去的钱。事情本身并不复杂,但解决过程却有点拖沓。因为老人存钱的时候用的是老身份证,后来老人更换了身份证,因为更改了出生年月,所以取钱的时候虽然名字是一样的,但是身份证号却与存钱的时候不一样了。虽然老人跑了银行3趟,但是因为手续不全被拒绝3次,钱始终取不出来。
按照视频的介绍,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老人身份证号码改变以后,银行需要老人办什么手续,老人或者家属按照银行的要求去办就是了。但奇怪的是,因为这事,老人都来来回回3次,却仍然没有把钱取出来,老人一着急,直流眼泪,看着老人无辜的表情,银行还是拒绝了,说老人没法证明自己是自己。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最后却搞得如此复杂,仅仅从视频上来看,无法分清到底是谁的责任,但是因为一件并不复杂的原因多次跑银行却有点不正常。
要说是银行的责任,银行肯定觉得自己很冤。视频中的银行工作人员说得也没有错啊,你自己无法证明自己,也缺乏相关的证据材料,总不能任何一个人拿着与存钱时候不一样的身份证取钱,银行就取啊。先不说这到底对不对,从银行内部控制来说,用另外一个身份证号码取钱,正常情况下肯定是无法做到的。
如果说是老人自己或者家属的责任,感觉也不太符合常理。因为老人第一次去的时候,即使因为身份证问题取不了钱,银行也会说明理由,让老人完善有关手续,开具身份证明都可以,这都不是什么难事,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然后带着银行要求的证明再来取钱就可以了,但是直到老人来3次也未能如愿。
对于这件事的看法,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赞成银行的做法,认为银行坚持原则,不然随随便便一个人拿着别人的身份证来取钱,银行的风险太大了,制度也是不允许的;另外一种观点是反对银行的做法,认为银行做得不对,银行规定过于死板,虽然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为啥银行就不能通融一下把钱取给老人呢?老人已经是90岁高龄了,不是9岁的孩子,出门一趟也许真的很困难。
关于老人在银行取现难的事情,总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很多老人因为身体情况特殊,行动不便,但是人只要有一口气,就会与社会打交道,包括银行,许多事情还要亲力亲为,否则就办不成事。
前一段时间,一位94岁老奶奶被家人抬着,去银行做人脸验证,激活自己名下的社保卡,但是因为行动不便,被几个家人抬到银行,呼来唤去的对着机器,在家人的多次指引下,勉强进行人了脸识别。最后因为这件事湖北广水银行网点还发布了道歉声明,但发生这样的事还是让人觉得心酸,毕竟人都有老的一天,看到现在的情形,就好像看到自己的未来无助。
广东高州市还发生过一件更奇葩的事。邓先生的老父亲因病住院,家里的钱用光了,老父亲存折有钱,邓先生想把父亲的取出来看病,按照银行的要求只能本人携带存折到银行取,邓先生就用父亲存折取钱,并且提供了父亲的病危证明,没想到还是被银行拒绝,银行柜台人员坚持要求本人来取,并称这是规定。万不得已,邓先生只好把住院的老父亲抬着去银行,由于折腾来折腾去,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老人猝死在银行大厅。
我国现在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越来越多,随着科技的进步,“刷脸验证”,“指纹识别”,“”本人现场签字”等等这样事情仍然还会发生,但如何不再让诸如以上的关于老人身份识别的“超级笑话”反复发生呢?老人家属及银行双方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先说说老人方面及家属。老人行动不便,并且在与人打交道理解能力也许已经大不如前,所以老人在诸如去办理银行存取款之类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家属的陪同,一方面是因为安全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万一出现问题,家属容易沟通理解,不至于跑冤枉路。家属可以带上老人的身份证和材料先去银行探路,看是否可行,确认材料没有问题后,再带着老人来银行取款。
再说说银行方面应吸取的教训。现在都提倡手续不全一次性告知,不要让老百姓多跑路,这基本上是所有部门对外窗口服务的标配。但是承诺不是口号,是要付诸行动的。对于90岁高龄跑了3次银行也取不出钱来,银行要做的不是坚守制度,而是向老人及家属一次性告知特殊情形取款所需的全部证明材料,而不是第一次来了,告诉需要这个材料,第二次来了,又告诉还需要其他材料,第三次来了,再告诉还需要另外的材料。
科技在进步,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似乎是被遗忘的一族,很多科技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老人的实际需求,或者说有关制度流程满足不了现实需要。如果科技的创新考虑得更全面一些,更人性化一些,制度更完善一些,或者针对弱势群体的特殊规定,那么这样的科技才真的是社会的福音。
对于老人3次跑银行都没能取款,这事你是怎么看的呢?